新高考改革趋势下高中生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人生逆袭?新高考改革趋势下,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生涯教育显得迫在眉睫。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无数的选择,而生涯规划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选择的学问。 生涯之学,即选择之学。 高中是人生的分水岭,在人生的成长经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,是一个青年学生最应该奋斗的年纪。 正如当代著名作家柳青在《创业史》中说的那样:“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。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,没有岔道的。有些岔道口,你走错一步,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,也可以影响一生。” 庄子言:“吾生也有涯。”有限的高中时光里,如何让学习效率最大化?如何让自己的学习、生活更有目标,这就需要每一个高中生都学习一些生涯规划的知识,更好地认识自己,规划自己,将高中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,人们经常把高考比作鲤鱼跃龙门,因为高考前,你和周围同学的差距是不大的,上完大学、研究生、博士后,你会发现你的同学来自的范围越来越广,若干年后你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没有上大学的同学多数还在你的那个县城。这里并不是说留在县城不好,但是,我们一直停留在原地就会丧失很多去看世界的机会,如果还没有去看过世界,又怎么会有世界观,所以高考是一个坎,翻过去会好点,没有翻过去的,也建议多翻几次。提早规划,也许可以在今后的学习、生活中少走一些弯路。 (《生涯规划 新高考选科于志愿规划指引》p3) 初高中这个年龄阶段是比较容易迷茫的年纪,因为我们的世界只有眼前的书本,同学和老师,我们仅有眼前的苟且,没有诗和远方,这个阶段需要我们时常问问自己,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然后把这个想法和你信得过的“权威人士”进行交流,听听师长和专业人士的建议。当然,这个阶段想要完全弄清楚“我是谁,我要到哪里去”这样的哲学命题还是很困难的,甚至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。 高中阶段想不清没关系,我们只需要思考一下未来想要从事职业的大方向,然后朝着这个大方向去找到一个更具体的目标,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去努力,上大学后进一步确认和调试自己的人生目标,大学阶段是三观基本确立的阶段,也是职业愿景目标逐渐清晰的过程。因此,大学阶段需要不断去学习、去尝试,撰写创业计划书去尝试创业,加入社团去成长,可以在业余时间学习一项的核心职业技能。 高中阶段是职业和个人成长的探索前期(暂定期);大学则是职业探索的关键期(转移期),个人职业发展的准备阶段;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是职业探索的试行期。 暂定期(15-17岁):通过学业和业余生活,学生进一步认知自我的兴趣、能力,就业机会与职业价值观,并在学习中进行尝试。 转移期(18-21岁):接受职业前的系统职业教育,明确职业倾向,有意向地去准备职业需要的能力。 试行期(22-24岁):开始第一份工作,并把它作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端,探索其作为长期职业的生活的可能性。 高中阶段,个体在进行自我认知与职业探索中,体会职业的作用,职业目标定位逐渐变得具体化。这个阶段需要有明确的学习方向,抓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,探索期直接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起点的高低,数据显示,在接受职业规划咨询的人群中,有超过85%的问题来源于没有处理好职业探索阶段的问题。 新高考对于学生、家长、学校都面临更多的选择,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,学生自主选科和走班制打破了学校原有的管理结构,学生的选项由原来的文科、理科2种,变成现在的多学科组合模式。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来看,更多的选择、组合意味着需要制定更多人性化的个人成长解决方案。但无论如何组合,关键的出发点还是学生自身的兴趣、特长、性格和人格特质等基本因素与未来职业的匹配度。所以高中生应该从了解自己,了解专业,了解目标高校三个方面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。 弗兰克·帕森斯于1909年提出了“人职匹配理论(也叫特质因素理论)”,这是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,这个理论将个性心理特质作为描述个别差异的重要指标,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。 (1)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性格是内倾性格还是外倾性格,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,能力、兴趣特长、志向,这些因素是职业选择的基本参照标准。 (2)了解专业 通过网络、师长、亲人、行业从业者、生涯咨询师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,近距离地观察、体悟感兴趣的专业,真正了解这个专业的全貌,不要被专业的表象所迷惑,想象着某个专业应该是什么样子,这样选择专业存在很大的风险。 (3)了解目标高校 通过网络、师长、亲人,就读该校的师哥师姐介绍,网络上权威的大学排行榜等多种渠道,充分了解这所学校的优势、劣势,还要深入了解目标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? 下面通过一个故事来分析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。 2014年网上有一个生涯故事引发了我们的思考,“青海少年北大退学读技校”,光看这个标题就觉得让人很不可思议,周浩同学高考考出660分,却因为妥协于父母、老师的压力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北大,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北航机械梦,最终造成了严重的优质人才错位的事实,这样的故事,每年都在上演,足以看出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和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,学生学得好,还要志愿报得好。 1. 职业定位。通过学习,学生对个人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初步的定位或更具体的职业定位,可以借助“职业锚理论”来进行定位,这个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、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·H·施恩提出的,他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“教父”级的地位。这个理论强调“在做出选择时个人能力、动机和核心价值观等底层逻辑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整合。” 2. 选科。能根据自己的兴趣、特长、能力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,并充分了解与高考志愿填报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,理清楚科目、专业、职业三者间的关系。 3. 志愿填报。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系统的学习,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师进行填报。 4. 学业规划。能够对自己的学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,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,让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无数的选择,而生涯规划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选择的学问,在学校里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选择,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。 |